2)44、生命如尘土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汇最著名的催泪唱段,现场表演的时候经常性全场泪奔。

  人性中对弱者的怜悯,对生命的尊重,让人无限唏嘘。

  荆小强却完全是在放飞灵魂,最后在“我们的孩子啊……”长音中辉煌结束。

  教研室外面已经挤了很多人。

  余舒凡他们则确认自己是最幸运的那几个,能亲眼目睹这样精彩的表演。

  当重重的音符落下时,赶紧鼓掌。

  带动外面也一大片掌声!

  但音乐学院的传统或者规矩就很好,不会贸然敲门推门,只是在外面等着,心里可能在想,还有吗?

  这是哪里来的访问团队吗?

  绝对不是一个人。

  唯有荆小强从充满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迅速冷却收回:“第三个,音乐剧《花鼓歌》的选曲《千千万万个奇迹》。”

  这就离谱了。

  因为不管知不知道这部五六十年代当红剧的人,马上就亲耳聆听到清亮的女声跟低沉的男声交替演唱!

  还是那种充满磁性浑厚的男声,虽然主要是给女声当陪衬。

  却能切换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是欧美舞台上,近代里面唯一一部以华人为中心的剧目,表现的就类似电影《喜宴》、《刮痧》这种新移民和主流社会的文化碰撞,这也是花旗二十世纪文学的主题之一。

  重点在于这是著名音乐电影《音乐之声》的编曲编剧大神作品。

  典型的以欧美人角度来诠释华人主题,嗯,就类似外国人做的《花木兰》动画片那味儿。

  这首歌里就有贯穿始终的鼓点,荆小强用拍钢琴侧板来代替了!

  左手和弦,右手拍鼓,口中切换男女声……

  你咋不上天呢?

  刚才还肃然起敬站起身的师哥师姐们,这会儿已经差不多都跪了。

  不由自主的撑住椅背才能不真的跪下去。

  光是一种唱腔,就足够让他们钻研磨炼一生,可能还只有在某个阶段能达到黄金期。

  这里同时掌控好几种!

  不,从第一首的美声开始到现在,数数已经用了多少种唱腔了!

  不鼓掌了,鼓掌都无法表达内心情绪。

  外面的人还有点纳闷,这首歌曲……难度没有第一首大,气势不如第二首高,放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但既然是声乐歌剧系周教授的教研室,这肯定是有含义的。

  而且光是从那个模拟鼓点的拍打什么地方,就知道肯定不是放录音,绝对现场演奏演唱。

  荆小强确实有说法:“喏,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无论歌剧、歌舞剧还是音乐剧,如果我们始终以国外为标准,最终都无法超越这种局面,始终是以欧美人的角度在看待我们,始终跟在欧美人屁股后面,始终不是我们的文化,始终是他们眼里拖着辫子,发出奇怪声响的花鼓,焦盆,越兰都已经给我们做出示范,他们虽然在控诉这种始乱终弃,但始终是高高在上的怜悯价值观,难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