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收拳蓄力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定,今贼军又起,究其原由,乃是朝廷打下之后,未彻底解决残敌,未对地方清理,派遣官员治理,便撤走主力,才导致贼兵死灰复燃。”

  多尔衮点了点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之前江南鼎沸,也是因为清军撤回南方避暑所致。

  多尔衮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这次调集兵力,彻底解决浙江。可是湖广、四川岂不又会像浙江一样!”

  范文程抬头看了多尔衮一眼,忙解释道:“奴才的意思是,大清如今已然占据优势,只需巩固成果,天下大势便不可逆转,大清完全不必那么着急,一地未清,就急着又攻一地!”

  多尔衮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暂时放过浙江贼军?”

  范文程道:“摄政王,大清国入关两载,已据有天下八分,扩张不可谓不快。这对大清而言,若大军进展顺利,是一件好事,但若大军进展不顺,便会如那李自成一般。奴才以为,摄政王不用急于扫灭浙江贼军,而是该稳固北方,以及新占据的四川,湖广之地,派一支精兵支援江南稳定局势,等朝廷将占据之地理顺,剿灭各地匪贼,以大清人力物力,再灭伪明,易如反掌!”

  多尔衮闻语沉思,他明白范文程的意思,天下之地,八分在清,且粮仓与膏腴之地,大半落入大清手中。

  只要大清在这些地方的统治稳固,能够调用这些地方的人力物力,伪明根本不是敌手。

  入关两年,清军连连征战,确实也有些疲乏,况且现在要剿灭浙江,必须从湖广抽调大批兵力,难免湖广战场又出现反复。

  这便有些拆东墙补西墙了。

  多尔衮沉吟一阵,点了点头,“浙江贼兵反攻浙西,未必不是为湖广解围!剃发令之下,各地已经得到清理,确实是我大清,恢复地方,建立统治的绝佳时机。”

  多尔衮话音一转,“不过,贼军占据浙西,威胁余杭、江宁,兵马还是要调些过去!”

  满清尚有八旗十五万,绿营兵多达八十余万,兵力相当雄厚,不过人马虽多,能用来支援江南的兵马,却也有限。

  毕竟绿营兵,大多数只能用来守备地方,剿灭一下小股义军,大战指望不上。

  满清能用的绿营兵,也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九边姜襄、唐通、王永强、高第,以及弘光五镇中,投降的精锐人马,合起来不会超过三十万人。

  这其中,姜襄、王永强等人,还得防备蒙古人,而且这些军阀,也不会愿意离开老巢去江南作战。

  现在清军主力分步于四川、湖广、江西三个战场,要增援江南,只能从北京和兵力雄厚的湖广调兵。

  多尔衮沉声道:“传令下去,令多铎派遣两万精锐增援江南,再令满达海领一万旗兵南下,接替博洛,主持江南军务!”

  范文程磕头道:“摄政王英明,大清巩固地方,整合北方和新占之敌,积蓄力量。在此期间,还可以继续招降郑芝龙,分化瓦解伪明。如今伪明在我大清的压力之下,才拧成一股绳,一旦压力稍松,以蛮子本性,必然内斗。届时我大清国力量积蓄后,再以泰山压顶之势,必能一战破敌。”

  此时,满清因为扩张太快,内部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在清军前方不断取得军事胜利时,或许这些问题都被压制,不那么重要,一旦军事受挫,便会爆发出来。

  地方上,满清需要恢复秩序,建立严密的统治,清剿抗清武装,稳定地方。

  在民生上,满清需要恢复生产,以便获得稳定的赋税和钱粮。

  在军队上,也需要对绿营进行整编,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这些事情都因为忙于征战而没有做,多尔衮不禁微微颔首,“本王便先收拳回来,积蓄力量,然后一拳将伪明击倒!”

  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一拳击出后,没有将敌人击倒,这个时候自然要收拳回来,积蓄力量后,再打出致命一击。

  多尔衮站起身来,面露狠色,“只要本王整合这天下八分之地,建立直接统治,控制湖广、四川的粮食,量伪明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加书单。)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