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时代的狂飙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空间运输的大量的基础工业机械立了大功。时空运输火力全开,。每天数十万吨的工业机械,各种三国时空甚至是现代时空生产的各种机床、重型机械如锻压机轧钢机辊压机什么的,大量充实到了生产一线。被短暂临时培训的旧时代的技术工人们经过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之后的摸索之后逐渐掌握,渐渐构成了中国重工业生产力的核心。

  当然。这些机床和重型机械的工艺水平都是三四十年代的,结构粗糙。操作简单,否则,就是真的现代机械拿到这个时代,恐怕也很难使用,也只有这种陈旧而古老的旧式机械,才最适合这个年代。而且,由于,这个时代的电力基础设施普遍不敷用。以至于这些机械不得不大量的使用大型蒸汽机或者燃油机来直接作为动力,这个无疑又额外加重了交通运输产业的负担。

  当然在几大工业区以及上海南京这样的地方,电力基础设施的铺设还是完成了的,工业和城市建设普遍用上了电力,每到夜晚,城市里的霓虹灯彻夜的闪烁,构成了时代最靓丽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

  但,支撑这样规模的电力基础设施的,是无数巨型的火力发电厂在大型城市的郊外的乡野间肆虐,浓烟滚滚,遮蔽天空,破坏了原本的环境,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工业最普遍的一个景象。

  在重工业的支撑下,中国民间的轻工业建设遍地开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金融体系整顿在1911年到1912年的一年多时间内完成了整顿,位于中华帝国中央金融管理机构中央货币局成立,开始发行新的货币中元。为了适应时代,货币形式以银元和纸钞混合的形式发行。

  随后,原上海源丰润的资产重组,被整合为中国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华帝国银行,简称中行,位于中央货币局的管理之下。紧接着,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林立,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钢铁银行,中国的重工业所需的金融服务也纷纷崛起,随后开始对民间开放,大量的资金从这些银行涌入民间,让中国的私人企业发展,像忽如一夜春风来,遍野绽开。

  投资小,见效最快的纺织产业发展最快,中国的小五金,化工,造纸,纺织,食品等几大主领域等都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丝绸服装行业更是一夜之间行销全世界。

  不像原本这个时代的中国,以原料出口著称,主要出口放在了生丝棉花大豆等原料的生产上,现在的中华帝国,掌握了生产力的上层技术,开始走向了出口高利润的末端轻工业产品出口的道路。凭着低廉的原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轻工业一经成长起来,还没有完全满足国内市场,就开始走出国门,追求国际贸易的高利润,挤压欧美轻工业的生存空间。

  尤其是石化产业,垄断掌握了整个工业体系,从上游到末端几乎所有的产品完全由中国体系的企业垄断,凭着技术和工业标准,以中国石化集团的中国国营和私有企业在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是完全的碾压。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整个产业甚至开始向着海外投资,试图反过来吞并国外那可怜的本土化学工业。

  1912年末,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本运营走向成熟,开始了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同时,也标志着中华帝国内部的金融体系整合过程正式结束。

  中国经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以往其他国家用数十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进化过程,满清末年朝廷用几十年时间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各式各样的“洋务”人才,被一朝间一网打尽,这些人和远征军式的夜校职业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新一代的产业工人一起,开启了未来数十年整个世界随着中国一起狂飙突进的时代。(未完待续……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