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3 饿虎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有一天会面临断炊的窘境。”

  安国公凝视着地图上西北那一大片广阔的疆域没有出声。

  关于如何对付西北,安国公跟他的心腹幕僚已经商议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首先,不能轻易出兵攻打西北。

  不是怕打不过,而是怕西北有变。

  众所周知,西北是对抗关外胡人的第一前线。

  如果京城非要出兵攻打的话,万一宁家见情况不妙,干脆来个玉石俱焚,直接把边关城门一开放胡人进来,那时就会天下大乱。

  假如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讨伐逆贼这么简单了,很可能会变成一场旷日持久、事关国运的胡汉战争。

  胡人骑兵来去如风,彪悍凶残,战马数量极少的汉人军队是很难正面与其对抗的。

  长年与胡人打仗的西北军算是一个异数,是少数能跟胡人硬碰硬的汉人军队。

  其中原因不仅是因为西北军民本身比较彪悍,更主要的原因是西北军通过多年战争,抢了胡人不少战马并将这些战马配种繁育,这样才有足够的战马装备大量骑兵与之对抗。

  但内陆一般汉人士兵是打不过胡人骑兵的,所以历来对付胡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易守难攻的城池来逼退他们。

  为了防止西北方面真做出放胡人入关这种疯狂之举,因此幕僚们纷纷强调不能过份逼迫西北,否则容易发生巨变。

  安国公对此也是比较同意的,所以一直没有派兵攻打西北。

  既然不能随便出兵攻打,那又如何对付西北?

  幕僚们提出的办法是:围而不攻,促其内乱。

  所有人都知道,西北虽然疆域辽阔,但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单靠本地产出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士兵和战马。

  因此与其出兵攻打,还不如派重兵守好与西北接壤的地区,尤其是各个产粮重地,不让西北从这些地区拿到一颗粮食。

  西北民风彪悍,如果长期缺粮的话,一定会引发民乱。

  等西北境内民乱四起,宁家疲于奔命之际,就是朝廷以雷霆之势出兵平叛的最好时机。

  西北就像一头猛虎,如果想靠人多去砍杀它的话,往往会落到两败俱伤的下场。

  但如果想办法把这头猛虎关起来,不让它得到任何食物。时间一长,这头猛虎自然就会慢慢饿死,这样就能兵不血刃地解决它了。

  安国公觉得此计大妙,于是立刻依计而行。不仅派重兵镇守各个产粮重地,还派出大量歼细混入西北进行煽动和策反。

  然而西北很快就在境内推行保甲制,使得这些奸细要不就是被抓,要不就是只能躲在人烟稀少的地区隐藏起来,根本无用武之地。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把西北这头猛虎关在笼子里,并断其粮草,迟早有一天它会活活“饿死”。对此安国公还是很有把握的。

  就在京城为西北出兵九江而震动之时,有一支由五百精兵保护的人马正马不停蹄地由西北出发,赶往刚刚占领的九江府。

  这一行人,最核心的正是池非和阿芷他们夫妻俩。

  与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那些负责研究燧发枪的工匠们。

  池非之所以要带着这么多人出发,甚至连阿芷也要带上,那是因为岳父宁志远已经把他升为九江盐务官,统管九江所有盐务。

  他这次去九江,需要在那里住上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他才会拖家带口地把全部人都一起带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